驛站之美

車站之美 新竹站

  • 高鐵車站之美-新竹站鳥瞰圖.jpg
  • 高鐵車站之美-新竹站屋頂錨定點正面.jpg
  • 高鐵車站之美-新竹站四邊形曲面屋頂.jpg
  • 高鐵車站之美-新竹站大廳-自動售票機一隅.jpg
  • 高鐵車站之美-新竹站大廳-空橋.jpg
  • 高鐵車站之美-新竹站月台.jpg
  • 高鐵車站之美-新竹站正面夜拍.jpg
  • 高鐵車站之美-新竹站屋頂錨定點內側.jpg
  • 高鐵車站之美-新竹站屋頂錨定點側拍.jpg
  • 高鐵車站之美-新竹站側面夜拍.jpg
  • 高鐵車站之美-新竹站梯廳.jpg
  • 高鐵車站之美-新竹站梯廳夜晚.jpg

新竹六家設計概念

風的意象 - 從一張名片的捏摺開始新竹站設計概念圖-風的意象 - 從一張名片的捏摺開始

新竹,一個古老的城市,一兩百年來,孕育了為數不少的客家族群;這裡也有世界馳名的新竹科學園區,是台灣資訊工業的重鎮。每天,最新穎、最先進的技術在科學園區精密計算、研發生產的同時,周邊的傳統客家聚落裡,人們說著客語,如常生活著。

除了古老/科學的人文對味十足,在氣候條件上,強勁的「新竹風」,也幾乎與這個城市齊名,街上的行人總是拉高衣領,緊押著帽簷。氣候,亦是城市性格中很鮮明的一環。 位於竹北六家,緊臨著市區的高鐵新竹站,以建築設計去回應這些看似矛盾卻又充滿張力的環境涵構,幾乎是無可避免的天職。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設計者也非常幸運地,無須憑空幻想一個未來的運具停泊場所,他擁有更多可以善用的資源。

新竹站-建築概念手繪圖

儘管作為一個所謂的車站基礎建設,總是逃脫不了「蓋一個屋頂」的宿命。不過,這個車站的設計者-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一開始就不是採取這樣的直接思考,他們想到的是「風」,如何在型式上展現風的透明與柔軟,以及,如何在實質物理環境上對應風的影響。

在一次的草案討論中,事務所的負責人姚仁喜先生,他試著將事務所的名片捏折捲曲成波浪形,一端低,一端高,就此錨定了新竹站的設計。錨定落地的一端是西側,靠近廣場側的一端往上掀起,意圖把東北季風導向較高的位置,使行人不至於受到風的強烈影響。

科技與地域的一體兩面

但這張名片,也只說對了一半的故事,因為這個方案並不獲得結構顧問的完全支持;新竹的強風將讓這片屋頂產生巨大的震動與變位,他們不認為在有限預算之內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後來,設計團隊才選擇了一個對稱且穩定的結構--就像我們今日所看到的,但它看起來仍舊非常輕盈,非常的具有未來感,像是一面被強勁的新竹風鼓起只有兩點錨定於地面上的大旗,也像是一片迎風而馳的飛翼。 披覆在屋頂之中的站體,則是一個具有幾何張力的橢圓玻璃量體,它來自於中國傳統的客家圓樓,一種典型的建築形態。重疊在素僕顏色基調與材質的選擇之上的,是新竹客家人儉樸的精神。在傳統與未來之間,在全球化與地域風格的吵嚷紛執中,這是一個令人驚喜的平衡。

高鐵新竹站的建築設計,曾在2002年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得到世人的注目。

         (以上資料摘錄自本局編印之「高鐵車站設計與施工」,圖面由台灣高鐵公司提供)

設計構想

新竹站最顯著的特徵為一覆蓋於軌道及橢圓形車站主體上之平行四邊形曲面屋頂,長約100米,寬70米,高26米,主要由6組立體空間桁架所支撐。整座屋頂在東西兩側有兩點落地,其落地處以一巨型混凝土柱腳為錨定。此屋頂之設計乃為對應日照及新竹風等環境因素之結果。

新竹站設計構想圖

經過風洞試驗證實,其曲面具有將氣流導向上之功用,可減少西側廣場地面行人受當地知名新竹風之影響。橢圓形車站大廳兩側立面之玻璃帷幕因受曲面屋頂包覆而降低高度及面積,因此減少整體造價及空調負荷量。大屋頂之被覆材料因考慮材料維護問題及耐用 性而採用了不銹鋼板,也藉此強化車站外觀高科技意象感。

屋頂中央跨越軌道部分並無屋面覆蓋,以避免結構及候車旅客受中央兩線列車快速通過時之「活塞效應」氣流影響。此輕巧之屋頂不但造型美並契合當地物理環境之建築形式,使新竹車站成為一獨特而具地方特色之地標建築。

車站主體為一被大屋頂所覆蓋之橢圓形量體,以對稱方式配置於高架軌道兩側下方,並無前後站之區別,以強調東西兩側廣場之對等。地面層為非付費區之車站大廳,挑高約15M( 大屋頂下 ) 與 8M ( 軌道下 ) ,連結並運輸東側與西側進出的旅客。旅客經由驗票閘門進入付費區,沿著電扶梯或樓梯到達二樓之等候區。殘障者則可搭乘電梯直達二樓或月台層。一樓大廳東側與西側入口兩側另有規劃商業設施空間、公用電話與廁所,以便利在大廳之旅客的需求。橢圓形大廳外之南北側量體則為行政空間與機電空間。

二樓主要為乘客候車區,乘客可以在此享有舒適與寬敞的休息等候空間。北上與南下等候區由一懸吊於大廳中之空橋所連接,若北上乘客疏忽由南下的驗票閘門進入付費區後,仍可經由此空橋到達北上的月台,使二樓之北上付費區與南下付費區行成線上之「Loop」。等候區各以兩座電扶梯與一座樓梯通達至月台層。南下北上月台層長度各約420M,由大屋頂及月雨庇遮蓋形成325M長之候車區。南北月台共計有10座緊急逃生梯作為緊急狀況時疏散旅客之用。

        (以上資料摘錄自本局編印之「高鐵車站設計與施工」,圖面由台灣高鐵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