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站之美

車站之美 桃園站

  • 高鐵車站之美-桃園站鳥瞰
  • 高鐵車站之美-桃園站車站正面.jpg
  • 高鐵車站之美-桃園站車站側拍.jpg
  • 高鐵車站之美-桃園站正面夜拍.jpg
  • 高鐵車站之美-桃園站側面夜拍.jpg
  • 高鐵車站之美-桃園站梯廳空間.jpg
  • 高鐵車站之美-桃園站造景.jpg
  • 高鐵車站之美-桃園站廊道日間.jpg
  • 高鐵車站之美-桃園站廊道夜晚.jpg
  • 高鐵車站之美-桃園站廊道柱列與廊道.jpg
  • 高鐵車站之美-桃園站週邊.jpg
  • 高鐵車站之美-桃園站閘門口.jpg

設計概念:

水平延伸之地景藝術

水平延伸之地景藝術示意圖

桃園站由於地近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擁有更為敏銳多元的營運展向。然而,就像是所有在機場週邊的建築一樣,航高是無可避免的限制。尤其對桃園站的設計者而言,他們既要慮及地下車站的諸多考量,又得在區區有限的天空下奮力一搏,可說是個嚴苛的考驗。

形塑一個「地景藝術」是設計團隊對廣闊基地瞭解後開始構思切入的角度。 最初,他們提了一個有著波浪狀屋頂且覆蓋滿回填土的方案,上面全部種著小灌木與植栽,整個與附近農田的水景綠意相融合。或許是太過於前衛,這個提案並沒有被採納,但朝向一個低矮、水平、地景建築的方向是確定的了。

線性運動刻化軌跡

 

線性運動刻化軌跡示意圖

接續而來的挑戰則是,如何在這樣謙遜低矮的姿態中,展現高速鐵路的意象?「速度」是回應這問題之唯一解碼。沒有運動則不會有速度,而運動之後,勢必會產生所謂的「軌跡」;這三者的互動性,就好比是高鐵車廂來回在軌道上運動,速度達到一個程度,便會留下軌跡。設計者希望能抓住這個軌跡,並進一步以各種可能的方式把它標示出來,把地底下的車行運動,反映到地面上來。

他們開始在基地打了一些格子,以12公尺的模矩,設計景觀,挖水池、種樹、植路燈,將整個基地環境做系統標示的動作。此外,建築或空間本身亦隨著線性運動而被切割解構為一片一片的元素,之後被重新組構,片段的、韻律的,成為了車站造型的基調。

 

地下車站的光與影

地下車站的光與影示意圖

低矮的姿態暗示了法令的限制,切割的碎片元素則反映了高速運動的結果,那麼,車站又隱喻了什麼?特別是一個地下站,人們需要一些更溫暖的提示。

答案或許是,更多一點的陽光。想像一個旅人進入地下站準備乘車或下車後離開地下站的行為序列,那是一個從黑暗到漸亮或反之的過程。設計者留設了大片的玻璃帷幕,在樓板挖了一個挑空,屋頂則設計了三個採光天窗,儘可能地將陽光引到地下層。倘若一個車站要傳達的意義是「到達的感知」,那麼一個地下車站在地面上的構造,我們則期待它是一個溫暖舒適的入口。 (以上資料摘錄自本局編印之「高鐵車站設計與施工」,圖面由台灣高鐵公司提供)

設計構想

桃園站是一地下化車站,站體與軌道土木工程共構。地面層量體受限於航高,建築高度必須控制在23公尺的範圍內。對應此限制,採取的策略是將中間的站體壓低(約8公尺),與兩側的立體停車場及運務管理中心,形成一個左右高、中間低矮的天際曲線。

 

桃園站站區透視圖

車站本體計有三個樓層:地下二層(月台層)、地下一層(等候大廳層)及地面層(車站大廳層)。一層車站大廳包含一個6米高的大廳及兩個從大廳裡側延伸出去的4米高附屬設備空間,6個主要出入口分設於大廳四周。運務管理中心共地上四層,包括辦公室、行控中心及其他站務附屬設施;立體停車場位於大廳西側,經由廣場及兩道風雨走廊與車站串連,包含地上五層與地下一層。

整體造型強調水平線條語彙以及重複的韻律,以呼應高速鐵路隱含的速度、切割意象。如立體停車場以顏色強調水平線性並輔以水平欄杆圍繞;運務管理中心則使用大面積水平帶狀玻璃,入口上方為灰色鋁格柵。

而作為站區主體的車站,延續水平延伸的概念,特意壓低量體,以頂蓋及纖細的柱列包覆起來,有大幅的出簷,空間退縮至柱列之後,留設廊道,一方面使量體本身顯得輕盈,一方面讓柱列與廊道造成的陰影,創造舒服、反映微氣候的環境。此屋面頂蓋上三個格柵採光井也將陽光引進了室內,讓大廳成為一個舒適的地下車站入口。

         (以上資料摘錄自本局編印之「高鐵車站設計與施工」,圖面由台灣高鐵公司提供)